济宁董氏古兵器作坊位于运河沿岸的打铜街,其加工制作技术起源于济宁的红炉业。融南汇北的京杭大运河吸纳了各种文化要素,也催生了灿烂的古兵器文化。红炉业是济宁手工业的代表,起源于隋朝,兴盛于明清,号称济宁十大匠之首,最多时有1500名匠人从事该行业。清朝康熙、乾隆下江南,驻跸济宁时,就曾对济宁的手工业给予了高度赞赏。
济宁董式古兵器的前身“永兴铜器”老店,是1871年董氏古兵器的第一代传人刘永勤老先生在打铜街创办。早年间,“永兴铜器”老店主要以加工乐器、家具铜饰品等为主,间或制作少量的短兵器。到了清朝末年,由于战乱,济宁习武之风盛行。“永兴铜器”老店加工制作兵器的种类和数量也逐年增加。传至董广生,在前辈的基础上,他去粗存精,在兵器加工制造上糅入了许多新的技术。
济宁董氏古兵器的第四代传人董现行,系董广生先生的儿子。董现行在传承古兵器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新型材料,对制作工艺进行了发扬,把强身健体的武术器械和手工艺术品结合在一起,使其外观与灵魂融会贯通,加工制作出了十八般兵器,因为选料考究、典雅贵重、纹饰巧致、刚柔相济等特色而名声在外。
董氏古兵器制作技术传承了济宁红炉业的精髓,其选材、锻打、装饰等技艺高超,是现代机械不能替代的。代表作品关公大刀等器械上面的青龙图案和龙吞口、铜八方装饰,选料考究、典雅贵重、纹饰巧致、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刚柔相济。尤其是关公大刀等器械上面的青龙图案和铜八方装饰蕴含了中华武术文化中崇尚仁义、追求和平的愿望,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对半成品白腊杆进行抛光处理
对丈八蛇矛兵器钢坯件进行淬火处理
对丈八蛇矛兵器钢坯件进行锻打
十八般兵器实物展示
武术名师现场演练古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