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537-5668261
邮箱: rcwenhuaguan@163.com
地址: 济宁市任城区观音阁
街道琵琶山路54号
面塑

济宁面塑历史悠久,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面粉、糯米粉为原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人在我国的真正起源已不可考。但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 面塑从用途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可食性的,一种是观赏性的。可食性的如花糕、面鱼,和糕点房的糕点。民间流传这样一句歌谣:“做春燕,捏龙凤,描花画叶欢吉庆”。面塑多用于如春节、元宵、清明,仲秋、春节等节日,后来延伸至婚丧嫁娶、祭祀和串亲访友的礼品。

济宁面塑达到鼎盛时期,除了因为运河衙门祭祀外,还有孔府的进贡。孔府档案中记载:清光绪二十年,祝贺慈禧太后六十寿诞时进贡的面食菜单中主食占12品,其中饽饽四品,分别为:寿字油糕、寿字木樨糕、百寿桃、如意卷。代表了济宁面塑的国宴级水准。孔府面塑以其细致、精美著称,运河衙门面塑以古朴、概括、粗犷、豪放见长,这就成就了济宁面塑,既有古朴、概括、粗狂、豪放的造型特点,又有长江流域面塑的细致与精美。历代为孔府制作面点的高家,到了高福堂辈上,进“万成公”做了糕点师,清乾隆以后,长期为衍圣公府制作精品朝贡糕点,一度誉满宫廷。面塑传人李刚从小受到高满囤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后来拜高满囤为师学习面塑,不仅发扬光大了师傅的精湛技艺,又苦心钻研,形成了李氏风格。总结出了揉、捏、揪、挑、压、搓、滚、碾、剁、拨、按、切等“李氏十二法”。既便于细腻地刻画人物,又方便教学传授。面塑通常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在我们济宁,《水浒》中的108将就成了面塑师特别钟爱的创作题材,还有鲁南风俗系列,如磨剪子锵菜刀等经典人物形象。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都是研究民俗、雕塑、美学不可或缺的实物资科。济宁面塑艺术世代相传发展到现在,却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普及传承。至今为止,已经到了面临失传的濒危状态。



人物面部特征进行造型处理


面塑传承人李刚进行流程操作


面塑代表作品:关公


面塑代表作品:老济宁磨刀匠


面塑作品:水浒人物展示

1572
705

济宁市任城区文化馆  咨询热线:0537-5668261  邮箱:rcwenhuaguan@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琵琶山路54号

网站总访问量:1917004   今日浏览量:398

本站文章版权归属济宁市任城区文化馆所有,除与任城文化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设计制作:济宁拓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